關于養魚尤其是秘魯我想說點我的經歷
我這個人愛說,但不會寫東西,寫起來相當的費勁,這應該是我為我的愛好,養魚寫的第一次這么長的文章(在我看來算是)處男作:)。這得從我在老家的時候說起。
從小在家就喜歡魚,那時候的條件不好,只能養些孔雀,紅劍之類的,加熱不讓總插著,因為那會根本沒有幾個人舍得去買20多塊錢的我們叫恒溫棒,都是買三塊五塊的加熱棒,用學校的試管做的那種,只能加熱,不會停,那時候煮過好多回魚,晚上忘拔了,早上魚都快熟了。過濾更別想,買個氣泵還只能用一會。
那時候的魚真的是繁殖多了,出了小魚,沒幾天不上心死了,就又想辦法買,中午吃東西都少吃省下錢買一個眼的金魚,因為那樣的便宜。實在沒錢,撈青蛙的卵,回來孵?,F在成家了,條件也有了,開始養上魚了。剛開始弄的是點金龍魚,后來缸小就換成了燕,在老家誰要能把燕養到甩籽,那就牛大了,所以我就是那個時候的思想買的第一批燕,秘魯。
當時好像買了六條秘魯還有幾條墨燕,因為不喜歡墨燕所以沒記是多少條。接下來就是漫長的養魚日子,還好,我不煩,每天喂它們我買來的凍紅蟲。經過半年多的時間我發現魚甩籽了,那個高興,就開始在網上看怎么繁殖,因為在老家繁殖過斗魚和藍曼龍。還好,經過好久小魚出來了,接著就是一連串的問題,小魚吃什么?我就去魚店問,人家說這個好,脫殼的豐年蝦卵,買回來不吃,后來又說有賣凍的洄水,又買,回來還是不行,不過還好第一批活了兩條,這就是成果。
接下來就是接連不斷的產籽、孵化。后來發現有QQ群。然后就是加QQ群詢問。才發現我的魚四個月還沒有人家兩月的大,我就又開始通過大家的聊天得知有一種卵叫豐年蝦卵,可以吹出蟲來喂小魚,我又開始了各大魚店的尋問,終于找到了,20元一小包,買回來,多方尋問,知道怎么用,開始 了孵化,等卵吹出蟲來,一喂小魚發現真的是不一樣,小魚肚子發紅,而且一天一個樣,真的是太神奇了。
經過了四年的時間我現在對燕魚真的是感情越來越深,對秘魯的品種也開始研究了。我這人養魚有一個不好的習慣,我喜歡玩到繁殖階段,就像打游戲我要過了一關在說。 接下來我把我繁殖燕魚的經驗說給大家,希望能對新手有些幫助。
首先:選種魚,要多看多問,可以從魚友之間淘點,當然得是口碑好的魚友,挑些好的魚苗不用非的是大個,因為個大很有可能是公魚。挑些健壯的,游姿正常的,不要那種頭搖尾巴晃的。從上邊看,魚從頭到尾要流線型,不要頭寬身子蹩,因為燕魚是平的,所以從魚的上邊看他的背是最好的,還有就是鰭不要從根部斷那樣的長出來的幾率少。棟線最好不要有斷的。
接下來:就是飼養,可以用水蚤,紅蟲,線蟲,這三種一定要清洗干凈。飼料也可以,但最好用好的飼料,那樣魚能長起來強壯。你糊弄它它也糊弄你。
剩下的:就是漫長的飼養過程,這期間你可以慢慢觀察,體型不好的,個頭太小的,都可以淘汰。五個月左右魚開始咬對,就相互咬,不用怕,這是魚在咬對,咬好了對,它們就會一對對的在一起,一對一起咬其它魚,如果發現它看總是守在一個地方,一般過濾管,加熱棒是他們首選。還有就是大葉的水草葉子,它們用嘴啃,這就差不多了。母魚成熟的早,六個月就可以甩籽,但公魚晚,一般八個月,所以好多人發現魚甩籽了著急的不行,可當你弄出來魚籽又全白,這很正常。母魚的前三窩魚是相隔一周甩一次,以后正常了,就是十到十五天甩一次。 在甩籽的時候最好把過濾關掉讓魚籽的受籽率提高一些。等到甩完籽大約一小時左右就要把籽拿出來,產卵的可以做產卵板,或買產卵桶。
孵化:可以用45的小缸做為孵化缸,最好提前放好自來水,放一個水妖精,一直爆氧,直到魚甩籽,一般水困五到七天就可以。(如果有條件可以用純凈水那樣更好)這邊甩籽那邊在插加熱邦就可以。溫度不用太高,養魚的溫度也就是24-28度之間,孵化最好低點,如果高溫28度出魚速度快,但魚籽的腐爛程度也快。把魚籽放入孵化缸,放兩支慶大霉素,我用的是煙臺出的液體的(不是給人家做廣告)還有用甲基藍的,但我沒用過,不敢說怎么用。
孵化時間:一般24小時后魚籽出現小黑點,48小時后出現尾巴,72小時后小魚開始從板或桶下掉落,這不用怕,如果手有準,可以輕輕拿起來桶或板把剩余的小魚從上邊晃下來,也同時把小魚壓在一起的分開,防止太多壓到一起容易死忘,記著水妖精要一直開著,這樣可以保持水質。
起飛:小魚一般是在七到九天起飛,算好時間第八天或第九天孵化豐年蝦卵,餓一天沒事,等起飛后就可以喂食了,一定要少吃多餐,如果有時間隔兩小時喂一次,一次爭取半小時內吃完,等七天后,在少量換水,十五天后小魚分上下鰭,就可以換大缸。這里說明一下,燕一般大魚看管魚籽成功的幾率很低,建議人工孵化
。 好的,基本上也就這樣,有不對的希望大家指出。接下來我發點我現在家里魚的照片。供大家欣賞!
|